軸承電氣腐蝕是一種由電流通過滾動體和滾道間隙引起的電蝕磨損現象,常見于電機、變頻驅動設備或帶電機械中。其后果包括表面燒蝕、噪音增加和早期失效。通過接地、絕緣、防護涂層及合理選型等措施,可有效避免電流對軸承的損害,延長使用壽命。

一、電氣腐蝕的形成機理
? 1. 電流路徑與放電原理:
當電機或伺服系統中存在不平衡電勢時,電流可能通過軸承的滾道與滾珠之間的接觸點形成通路。由于接觸面積微小,電流密度極高,會造成局部瞬間高溫放電,使金屬表面熔融并蒸發,從而留下細微的坑蝕痕跡。
? 2. 變頻驅動設備的特征性問題:
在變頻電機中,高頻脈沖電壓(PWM信號)會誘發軸電壓,形成感應電流泄放通道。這種高頻電流反復作用,使軸承表面產生電蝕麻點與波紋狀磨痕,最終導致早期疲勞剝落。
? 3. 環境與潤滑的影響:
濕度較高或潤滑不良的環境,會降低潤滑膜的電阻,使電流更容易穿透油膜而形成電弧。潤滑脂老化后其介電強度下降,也會加劇電氣腐蝕現象。
二、電氣腐蝕的典型表現與危害
? 1. 外觀特征:
軸承滾道上可見灰黑色斑點、波浪形燒蝕痕跡或麻坑狀腐蝕面。
? 2. 運行特征:
噪音明顯增大,振動值上升,溫度異常升高,甚至出現潤滑脂焦化。
? 3. 設備危害:
電蝕會破壞表面硬度,導致滾動體運行軌跡偏移,長期累積后產生嚴重疲勞剝落或卡死現象,影響整機精度與可靠性。
三、防止電氣腐蝕的有效措施
? 1. 電氣隔離與接地處理:
在電機端采用絕緣軸承或陶瓷滾動體軸承,可有效阻斷電流通路。為普通軸承配備接地碳刷或軸接地環,能將軸電壓安全引出,防止電流通過滾動部件。
? 2. 潤滑與維護策略:
使用高介電強度潤滑脂,確保油膜厚度穩定;定期更換潤滑脂,避免因污染或老化導致導電性增強。
? 3. 系統優化與選型建議:
對變頻系統應安裝共模電感或濾波裝置,減少高頻電壓波動;選用帶絕緣涂層的軸承外圈也是常見的防護方案。
? 總結
軸承電氣腐蝕的根源在于電流通過金屬接觸點產生放電效應。通過絕緣結構、有效接地、優質潤滑與系統抑制相結合,可顯著降低風險。對電機類設備而言,預防措施往往比事后更換更具經濟價值,是保障設備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本文內容是上隆自動化零件商城對“軸承”產品知識基礎介紹的整理介紹,希望幫助各行業用戶加深對產品的了解,更好地選擇符合企業需求的優質產品,解決產品選型中遇到的困擾,如有其他的疑問也可免費咨詢上隆自動化零件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