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西班牙銀行業(yè)面臨歐盟救助,再加上即將來臨的希臘二次大選,令歐債危機再度成為“媒體寵兒”。
澳大利亞前總理、國會議員陸克文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間隙,接受了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專訪。他認為,政治決心將是解決歐債危機的最核心因素。
目前的全球經濟,歐洲“病人”影響固然巨大,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如果打一個噴嚏,那也非同小可。對于中國經濟下行對澳大利亞的影響,陸克文笑稱不能僅把澳大利亞看成一座“礦山”,推動當?shù)亟洕暮诵钠鋵嵤欠⻊諛I(yè)。而對于澳大利亞身處的“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他認為不應過多地從政治角度來解讀。
第一財經日報:歐債危機會對全球經濟造成何種影響?
陸克文:現(xiàn)在全世界都很擔心希臘,雖然希臘經濟體量很小,但問題在于,他們是否決定離開歐元體系,這會直接影響西班牙的考慮。西班牙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在全世界也是一個比較大的經濟體,因此對于全世界的影響也很大。
而由于目前歐盟地區(qū)經濟表現(xiàn)疲弱,而美國宏觀數(shù)據(jù)也喜憂參半,因此中國經濟的表現(xiàn),對于世界經濟的整體走勢也將至關重要。
目前,世界上對于中國經濟增長是否過快有很多爭論,我相信中國經濟今年仍然會保持8%的增速。而中國政府也會出臺一系列“穩(wěn)增長”的政策。這些對于全球經濟的增長信心都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外界來說,最壞的消息就是中國經濟持續(xù)疲弱。我不相信這會真正發(fā)生。所以,全世界的目光現(xiàn)在都集中在歐洲和中國。
日報:隨著中國經濟的減速,以往得益于向中國供應原材料的澳大利亞是否感受到壓力?而面對中國經濟的進一步轉型,你們將會如何應對?
陸克文:如果你看一看過去50年的歷史,大宗商品的價格確實反映了世界經濟的走勢。
我們澳大利亞曾經親歷了日本走過的歷程。當日本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大部分發(fā)展所用的原材料都是來自于澳大利亞的。我們經歷了30年、40年及50年的轉型。我們看著大宗商品的價格伴隨經濟周期上下起伏,這是很正常的。而中國目前也在經歷類似的歷程,當中國和世界經濟處在上升階段,大宗商品價格會上漲。由于現(xiàn)在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速仍然在7.5%以上,并有可能超過8%,因此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量仍然是很大的。
而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說,從長期看,澳大利亞仍然將是向中國提供能源及原材料的戰(zhàn)略伙伴。我們最早曾面向英國,后來是日本、韓國,現(xiàn)在是中國,早已經習慣這一點。這種波動并不奇怪。
但是,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自然資源領域并不是主導澳大利亞經濟發(fā)展的最重要因素。自然資源僅僅占了澳大利亞經濟總量的不到9%,因此,對于澳大利亞經濟來說,更為關鍵的領域在服務業(yè),比如金融服務業(yè)和教育培訓領域,以及其他服務領域。這才是真正拉動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的引擎。
通過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xié)定,我們相信能促進所有這些領域的發(fā)展。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澳大利亞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采石場和礦山。從我的角度來看,礦產確實是非常重要的,這只是經濟的一部分,而且不是主導的部分。而且我們有機會從各個領域來促進經濟的增長。
日報:中國現(xiàn)在正在積極推進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與此同時,也面臨來自美國組建TPP的壓力,而澳大利亞作為TPP的成員,如何看待這種微妙的競爭?
陸克文:我認為關鍵問題是世貿組織失敗了,多哈回合談判未能達成協(xié)議。
由于全球貿易自由化未能實現(xiàn),各國都尋求用地區(qū)性經濟組織來解決。最好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全球性貿易談判減少保護主義。不幸的是,各國政府缺乏達成這種協(xié)議的政治決心,因此,各國退而求其次,也就是達成各種區(qū)域性協(xié)議。
澳大利亞與美國存在自由貿易協(xié)定,加入了TPP,與東盟之間也有自由貿易協(xié)定,同時還和韓國、印度、日本與中國進行自由貿易談判,這些談判耗時很長。
至于各種自由貿易協(xié)定之間的戰(zhàn)略競爭,我不認為這是政治問題,最終它還是簡單的經濟問題。生意人是很聰明的,他們總會去生意最好做的地方,因為他們堅守底線——利潤與投資回報,如果另一處有更好的自由貿易協(xié)定,更能賺到錢,他們肯定會去那兒,因為他們非常務實,其實中國人也非常務實。